功醫保健食品全攻略

Functional Medicine Guide To Supplements

作者: 洪佳琪、嵥森
中文書名:功醫保健食品全攻略
英文原文: Functional Medicine Guide To Supplements
出版社:MP專業培訓
出版日期:2022/10/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750元
限量訂購 海外訂購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 推薦文:歐瀚文 醫師 p7
  • 推薦文:廖翔 博士 p8
  • 作者序:洪佳琪 p10
  • 作者序:嵥森 p11

序 章 對於功醫&身體機能之思考

  • 身體機能是一道光譜 p16
  • 什麼是功能醫學? p20
  • 常規醫療 VS 功能醫學 p25
  • 功能醫學 VS 自然醫學 p30
  • 為何功醫有那麼多檢測? p33
  • 功醫營養素使用劑量 VS RDA p39

第一章:疾病與亞健康階段的營養素使用

Assimilation(腸胃道系統)

腸漏症 p45

  • 麩醯胺酸 p48
  • 藥蜀葵 p51
  • N- 乙醯葡萄糖胺、阿拉伯膠 p54
  • 榆樹皮、半乳寡糖 p58
  • 蘆薈 p62

脹氣 p65

  • 甜菜鹼 p67
  • 消化酵素 p71
  • 黃連、奧勒岡、百里香 p74
  • 胃食道逆流 p78
  • 甘草萃取物 p80
  • 肌肽鋅 p83

菌相失衡 p85

  • 乳酸桿菌 p87
  • 比菲德氏菌 p90
  • 布拉酵母菌 p94
  • 孢子菌 p97

Communication(內分泌系統)

  • 攝護腺肥大 p103
  • 鋸棕櫚 p105
  • 南瓜子 p107
  • 茄紅素 p109

雌激素佔優勢相關症狀 p111

  • 蘿蔔硫苷 p113
  • 大豆異黃酮 p116
  • 聖潔莓 p120
  • 洛神花 p122
  • 蔓越莓 p125

腎上腺疲勞相關症狀 p128

  • 南非醉茄 p130
  • 聖約翰草、西番蓮 p133
  • 磷脂醯絲胺酸 p136
  • 西伯利亞人參 p139
  • 冬蟲夏草、紅景天 p142

失眠 p146

  • 褪黑激素 p147
  • γ- 胺基丁酸(GABA) p151
  • 5- 羥色胺酸 p155

自律神經失調 p158

  • 穀維素 p161
  • 人參皂苷 p164
  • 辣椒素 p168

焦慮 p171

  • 茶胺酸 p172
  • 鈣、鎂 p175

Transport(代謝系統)

三高與代謝症候群 p181

  • • 膽固醇過高 p183
  • 紅麴 p184
  • COQ10 p188
  • 納豆激酶 p192

尿酸過高 p195

  • 芹菜籽 p196
  • 酸櫻桃萃取物 p199

高血壓與血管內皮損傷 p202

  • 蒜素 p204
  • 三甲基甘胺酸 p207
  • 法國香瓜萃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 p210
  • 紅石榴 p213
  • 甜橙萃取物 p216
  • 白藜蘆醇 p219

血糖異常 

  • 苦瓜胜肽 p222
  • 肉桂、鉻 p225
  • 葫蘆巴、武靴葉 p228

Energy(營養系統)

營養素不足 p233

  • 維生素 D p235
  • 維生素 B6、維生素 B12 p239
  • 鋅、硒 p243
  • 葉酸 p246

Structural Integrity(結構系統)

骨關節炎相關問題 p251

  • 甲基硫醯基甲烷(MSM) p251
  • 軟骨素 p254
  • 膠原蛋白 p256
  • 鳳梨酵素 p260

眼睛相關問題 

  • 葉黃素、玉米黃 p263
  • 綠蜂膠萃取物、智利酒果萃取物 p268
  • 山桑子、黑豆種皮 p271
  • 蝦紅素 p274

Defense & Repair(免疫系統)

過敏 p279

  • 槲皮素、蕁麻葉 p281

免疫力低下 p285

  • 綠茶萃取物 p285
  • 接骨木莓 p288

• 纖維肌痛 p291

  • 專門促炎症消退介質 SPM p292

第二章 從健康邁向卓越的策略

  • 引言:如何從健康邁向卓越 p298

飲食策略

  • 核心飲食 p300

運動訓練策略 p304

  • 肌力訓練 p309
  • 體能訓練 p318
  • 活動度提升 p324

減壓策略 p329

  • 正念減壓 p329

總結 p340

營養素使用速查表 p341

本書所有文獻出處附錄 p345

以下是本書內容試閱

人體不只可以健康

嵥森 MP專業培訓負責人

大家好,我是 MP 專業培訓的嵥森,這本書最一開始其實是我在拍攝「功醫保健食品全攻略 82 堂課」過程中,無意間想到《食物代換速查輕圖典》這本營養師人手一本的工具書,幫助了相當多營養師,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也出一本跟功能醫學概念相關的保健食品工具書來協助大家?

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後與佳琪營養師討論,決定把這本書是否能誕生交給老天爺決定,募資看看吧!只要募資能夠打平成本,我們就努力拚拚看。結論就是我們募到的資金「剛剛好」打平成本,於是有了你們看手上拿的這本書的誕生,也要特別感謝陳怡錞營養師的推廣,沒有他的分享,這本書是生不出來的。而在開始製作內容時,我們對於這本書的野心也增加了一點點。

如果只是一本查詢保健食品應用的書,坊間並不是沒有,像《謝明哲博士的保健食品全事典》或是《保健食品全書》都是相當厲害與成熟的作品,雖然他們不是從功醫角度思考,但卻是相當不錯工具書。而我們出版這本書的價值僅止於一本工具書嗎?《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樊登曾說:「每一本書都自帶使命。」

那我們這本書的使命是什麼?有沒有除了能讓大家當成工具書之外,還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的價值呢?帶著這些問題,經歷了漫長的思考,最後決定稍微擴張書的結構,同時我也最終決定參與部分的內容寫作。

這本書 80% 內容會是從功能醫學的角度出發來分享保健食品的應用與個案討論,佳琪營養師已經把他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萃取出來在這本書分享給大家了,但如果只是依照功能醫學的系統架構「對症下藥」反而有違功能醫學當初誕生的邏輯。

我們調研 Dr. Jeffrey Bland 在 2018 所發表的文獻 The Natural Roots of FunctionalMedicine <Integr Med (Encinitas). 2018 Feb; 17(1): 12–17.>,從文獻中可以得知功能醫學的興起基本上是建立在用系統生物學方法來思考醫療,尤其是針對常規醫療不好處理的慢性病,用更全面系統化的方式來思考疾病,現今常規醫療對於慢性病的解決的方法相當有限。

這並非是常規醫療比功能醫學弱,而是這些慢性病並不是現 代醫學能夠成長至今的原因。如果要比喻,常規醫療在近兩、三百年來就像是勇者的角色,他屠掉了許多條 惡龍,像「細菌傳染性疾病」、「外科創傷」、「天花」等等,而讓醫療有了今天 的聲望與地位。 但是,當世界上沒有惡龍時,就會有其他問題延伸,像政治問題或糧食經濟問 題等等,這類問題就像是「慢性病」一樣是有著複雜的結構與成因,讓勇者的強大 武力變得無用武之地。

常規醫療不好處理慢性病問題並非現代醫療不厲害,而是常 規醫療的厲害是有使用邊界的,更深度探討大家可以直接看<什麼是功能醫學?> 這部分內容。 這邊我想說的是,功能醫學之所以現在會被推崇,就是因為他更全面且系統 的看待人體,而不是看到某個病症就給直接給予對應的營養素。而且 Dr. Jeffrey Bland 也不僅僅是用醫療的角度來看待人。所以,我們也不希望大家把這本書當成 純粹工具書來使用,因為這樣就太不「功醫」了!

同時,每一個學科都有其極限。功能醫學比起常規醫療,思考了更多病人之所 以會有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也從更前端處理常規醫療所無法處理的亞健康問題, 功能醫學雖然對於慢性病的思考對於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 功醫畢竟還是醫學,為什麼我會強調這點呢?

多年前,筆者與在功醫領域超過二十年經驗的廖翔博士聊天過程中,詢問:「為 什麼功能醫學只從這些生化與醫療角度看人體?還有很多能讓人變更健康更卓越的 方法啊!」廖翔博士的回答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說:「可是嵥森,你談的那些已 經不是醫學了,功能醫學研究的範圍畢竟還是以醫學為主啊!一個健康的人沒事不 會去看醫生的,功醫也是如此。」

這段對話廖翔博士或許已經忘記,但我卻印象深刻。是啊!功能醫學再怎麼全 面看人體機能,本質就是醫學。當然,醫療對於處於疾病或亞健康身體機能狀態的 人恢復到健康相當有幫助,但你只要深入研究就會知道,功能醫學對於「人體機能 強化的運動訓練」或「心智提升」⋯⋯等等讓健康的人邁向卓越的內容,有提及但沒有什麼探討。 我們面對每一個個案,都不僅僅活在某種疾病或亞健康狀態。

你會發現,現在 越來越多醫療人員研究運動訓練或營養保健知識,MP 專業培訓自己開的運動訓練 或營養的培訓就有各科醫師來上課。 同時,筆者自己多年前與台灣正念工坊陳德忠老師學習正念時,就是跟一群長 庚的醫師同班。越來越多醫事人員已經意識到,醫療不能僅僅只有醫療。這本書期 望帶給大家的,正是除了醫療之外更多角度的探索人體機能的提升,希望功醫也能 不僅僅只是功醫。

讓人體從健康邁向卓越 這十幾年來對於人的研究與學習知道,人體絕對不會永遠停留在某一種狀態,人的狀態是會變且可以改變的,不僅能夠從疾病邁向健康,更能從健康邁向卓越。 而在醫療之外,人體還有很其他部分值得我們了解與探索! 在多年前筆者也是第一線健康產業從業人員,初期是在催眠與健身領域發展,並非醫療體系出身。在擔任健身教練與催眠師的那幾年,從工作的經驗中明白,人 的身體要從健康邁向卓越是有可能的。

人體機能永遠不是恆定的,有的時候會生病,有的時候的發炎,也會隨著年齡 老化。身體會在不同期處於不同的狀態,所以我們無法用單一思路來思考人體機 能,更不能在沒有判斷身體機能狀態的情況之下協助個案。

以前就常遇到一些個案來找我,想要讓自己的身材變好,但身體某部分就是有 疾病或急性發炎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醫療問題我無法處理。我就開始自己找口碑好 的醫師,陪個案去看診,與醫師共同討論處理方式。當時那位醫師覺得我很特別, 因為一般人來就是只想要解決問題,吃吃藥打打針,但我想要知道的卻是原因,每 次問診都問相當多問題,而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世界上有功能醫學。

雖然已經沒有在第一線協助個案,但最近這六、七年因為做健康專業人士的教 育培訓,幸運的能接觸到國內、外相當多厲害的學者、博士、老師、教官,有的教 官培訓出超多兩萬名私人教練,有的教練是針對世界頂尖運動員做訓練,學員也有 很多厲害優秀的教練或醫療人員。

什麼是功能醫學?

洪佳琪 營養師

我們要談功能醫學,要先認識一個人,傑佛瑞 布蘭德博士(Dr. Jeffrey S. Bland),他創立了功能醫學,人稱功能醫學之父。我從傑佛瑞 布蘭德博士在 2018 所發表的文獻 The Natural Roots of Functional Medicine 中整理了一些功能醫學歷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些內容連他的知名著作 《功能醫學聖經》也都沒有提到,我們可以跟著這篇論文一起走過功能醫 學的發展史。1 功能醫學的歷史和起源可以回朔到 1960 和 1970 年代,當時已經有 人開始用新的角度看待「自然醫學」或「替代醫學」,也開始慢慢發現人體的奧秘以及人體所需的營養素。1971 年,布蘭德博士擔任華盛頓塔科 馬普吉特海灣大學化學和環境科學的助理教授,開啟了他對維生素的興 趣。

1972 年至 1975 年間,他和他的學生作了一項研究,探討維生素 E 對 人體紅血球的影響。他們是最早發現維生素 E 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研究員 之一。 這項研究引起了醫學和營養研究界甚至公眾的極大興趣,使傑佛 瑞布蘭德博士知名度逐漸提高。

1975 年,布蘭德博士參加了由醫學博士 Leo Bolles 創立的西北預防 醫學學會成立大會。他在會議中遇見了兩屆諾貝爾化學與和平獎獲得者萊 納斯 鮑林博士,也是他很重要的終身老師。 1977~1978 年,傑佛瑞 布蘭德接觸到自然療法和自然醫學領域,並 與這些自然療法的醫師一同開課,讓他得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醫學、健 康、疾病與康復。在同一時期,他遇見大衛 瓊斯醫學博士,他們有共同對於科學研究的看法,也在 1979 年開始有合作。當時傑佛瑞 布蘭德是西 北預防醫學學院院長,瓊斯博士創辦了南俄勒岡州預防醫學學院。

他們發 展兩個系統,擺脫大多數專業組織的嚴格的排他性傳統,他們認為,團隊 應該包含不同專業人士,像是自然療法、醫生、脊椎治療師、牙醫、針灸 師、營養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和醫師助理等,讓每個專業成員都一同 參與。 1980 年代,功能醫學已經開始了。它起源於一小群醫療保健人員使 用補充劑形式的營養素,並結合已存在數千年的草藥療法,並將所有都包 裝到現今的檢驗數據。當時的檢驗室開始檢測胺基酸、脂肪酸、有毒金屬、 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劑、荷爾蒙等。

在早期,功能醫學吸引一些醫 療人員加入,他們都是已經傾向於實踐某種形式的替代療法或自然醫學, 並將這一新領域添加到他們的治療產品中的醫生。功能醫學結合生活習慣 改變與實驗室檢測,強調營養補充劑和草藥,而自然醫學則認為僅改變飲 食和生活方式就足夠了。

1993 年,布蘭德博士與妻子蘇珊 布蘭德(Susan Bland)共同創立了 功能醫學研究所(IFM),因為 IFM 的成立與教育訓練之推廣,此時算 是讓功能醫學成功出圈的關鍵時間點,這之後才讓常規醫療也開始更能接 受功能醫學。 這一小段功醫簡短的歷史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首先是布蘭德 博士並不是一位醫師,而是名厲害的生化學家,他跨界思考了醫療的問題。

正因為跨界,所以能夠更沒有框架的思考人體,專注於面對問題與背 後的現象。同時也因為跨界,所以沒有意識型態與身分認同的枷鎖,一般 來說常規醫療專業組織都有嚴格的排他性傳統,而功醫團隊則可以包含不 同專業人士一同協作解決問題。 最後,我們也可以發現布蘭德博士一路以來深受自然醫學啟發,但 卻有著科學家的實證精神,我們後面有一部分會針對於這議題來探討。

所以,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介紹功能醫學,那必將是

「功能醫學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角度出發,融合自然醫學、分子醫學和 系統生物學,個人化生活保健方式,作為醫療保健轉型的操作系統。」

 

 

人體不只可以健康

嵥森 MP專業培訓負責人

大家好,我是 MP 專業培訓的嵥森,這本書最一開始其實是我在拍攝「功醫保健食品全攻略 82 堂課」過程中,無意間想到《食物代換速查輕圖典》這本營養師人手一本的工具書,幫助了相當多營養師,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也出一本跟功能醫學概念相關的保健食品工具書來協助大家?

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後與佳琪營養師討論,決定把這本書是否能誕生交給老天爺決定,募資看看吧!只要募資能夠打平成本,我們就努力拚拚看。結論就是我們募到的資金「剛剛好」打平成本,於是有了你們看手上拿的這本書的誕生,也要特別感謝陳怡錞營養師的推廣,沒有他的分享,這本書是生不出來的。而在開始製作內容時,我們對於這本書的野心也增加了一點點。

如果只是一本查詢保健食品應用的書,坊間並不是沒有,像《謝明哲博士的保健食品全事典》或是《保健食品全書》都是相當厲害與成熟的作品,雖然他們不是從功醫角度思考,但卻是相當不錯工具書。而我們出版這本書的價值僅止於一本工具書嗎?《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樊登曾說:「每一本書都自帶使命。」

那我們這本書的使命是什麼?有沒有除了能讓大家當成工具書之外,還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的價值呢?帶著這些問題,經歷了漫長的思考,最後決定稍微擴張書的結構,同時我也最終決定參與部分的內容寫作。

這本書 80% 內容會是從功能醫學的角度出發來分享保健食品的應用與個案討論,佳琪營養師已經把他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萃取出來在這本書分享給大家了,但如果只是依照功能醫學的系統架構「對症下藥」反而有違功能醫學當初誕生的邏輯。

我們調研 Dr. Jeffrey Bland 在 2018 所發表的文獻 The Natural Roots of FunctionalMedicine <Integr Med (Encinitas). 2018 Feb; 17(1): 12–17.>,從文獻中可以得知功能醫學的興起基本上是建立在用系統生物學方法來思考醫療,尤其是針對常規醫療不好處理的慢性病,用更全面系統化的方式來思考疾病,現今常規醫療對於慢性病的解決的方法相當有限。

這並非是常規醫療比功能醫學弱,而是這些慢性病並不是現 代醫學能夠成長至今的原因。如果要比喻,常規醫療在近兩、三百年來就像是勇者的角色,他屠掉了許多條 惡龍,像「細菌傳染性疾病」、「外科創傷」、「天花」等等,而讓醫療有了今天 的聲望與地位。 但是,當世界上沒有惡龍時,就會有其他問題延伸,像政治問題或糧食經濟問 題等等,這類問題就像是「慢性病」一樣是有著複雜的結構與成因,讓勇者的強大 武力變得無用武之地。

常規醫療不好處理慢性病問題並非現代醫療不厲害,而是常 規醫療的厲害是有使用邊界的,更深度探討大家可以直接看<什麼是功能醫學?> 這部分內容。 這邊我想說的是,功能醫學之所以現在會被推崇,就是因為他更全面且系統 的看待人體,而不是看到某個病症就給直接給予對應的營養素。而且 Dr. Jeffrey Bland 也不僅僅是用醫療的角度來看待人。所以,我們也不希望大家把這本書當成 純粹工具書來使用,因為這樣就太不「功醫」了!

同時,每一個學科都有其極限。功能醫學比起常規醫療,思考了更多病人之所 以會有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也從更前端處理常規醫療所無法處理的亞健康問題, 功能醫學雖然對於慢性病的思考對於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 功醫畢竟還是醫學,為什麼我會強調這點呢?

多年前,筆者與在功醫領域超過二十年經驗的廖翔博士聊天過程中,詢問:「為 什麼功能醫學只從這些生化與醫療角度看人體?還有很多能讓人變更健康更卓越的 方法啊!」廖翔博士的回答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說:「可是嵥森,你談的那些已 經不是醫學了,功能醫學研究的範圍畢竟還是以醫學為主啊!一個健康的人沒事不 會去看醫生的,功醫也是如此。」

這段對話廖翔博士或許已經忘記,但我卻印象深刻。是啊!功能醫學再怎麼全 面看人體機能,本質就是醫學。當然,醫療對於處於疾病或亞健康身體機能狀態的 人恢復到健康相當有幫助,但你只要深入研究就會知道,功能醫學對於「人體機能 強化的運動訓練」或「心智提升」⋯⋯等等讓健康的人邁向卓越的內容,有提及但沒有什麼探討。 我們面對每一個個案,都不僅僅活在某種疾病或亞健康狀態。

你會發現,現在 越來越多醫療人員研究運動訓練或營養保健知識,MP 專業培訓自己開的運動訓練 或營養的培訓就有各科醫師來上課。 同時,筆者自己多年前與台灣正念工坊陳德忠老師學習正念時,就是跟一群長 庚的醫師同班。越來越多醫事人員已經意識到,醫療不能僅僅只有醫療。這本書期 望帶給大家的,正是除了醫療之外更多角度的探索人體機能的提升,希望功醫也能 不僅僅只是功醫。

讓人體從健康邁向卓越 這十幾年來對於人的研究與學習知道,人體絕對不會永遠停留在某一種狀態,人的狀態是會變且可以改變的,不僅能夠從疾病邁向健康,更能從健康邁向卓越。 而在醫療之外,人體還有很其他部分值得我們了解與探索! 在多年前筆者也是第一線健康產業從業人員,初期是在催眠與健身領域發展,並非醫療體系出身。在擔任健身教練與催眠師的那幾年,從工作的經驗中明白,人 的身體要從健康邁向卓越是有可能的。

人體機能永遠不是恆定的,有的時候會生病,有的時候的發炎,也會隨著年齡 老化。身體會在不同期處於不同的狀態,所以我們無法用單一思路來思考人體機 能,更不能在沒有判斷身體機能狀態的情況之下協助個案。

以前就常遇到一些個案來找我,想要讓自己的身材變好,但身體某部分就是有 疾病或急性發炎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醫療問題我無法處理。我就開始自己找口碑好 的醫師,陪個案去看診,與醫師共同討論處理方式。當時那位醫師覺得我很特別, 因為一般人來就是只想要解決問題,吃吃藥打打針,但我想要知道的卻是原因,每 次問診都問相當多問題,而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世界上有功能醫學。

雖然已經沒有在第一線協助個案,但最近這六、七年因為做健康專業人士的教 育培訓,幸運的能接觸到國內、外相當多厲害的學者、博士、老師、教官,有的教 官培訓出超多兩萬名私人教練,有的教練是針對世界頂尖運動員做訓練,學員也有 很多厲害優秀的教練或醫療人員。

什麼是功能醫學?

洪佳琪 營養師

我們要談功能醫學,要先認識一個人,傑佛瑞 布蘭德博士(Dr. Jeffrey S. Bland),他創立了功能醫學,人稱功能醫學之父。我從傑佛瑞 布蘭德博士在 2018 所發表的文獻 The Natural Roots of Functional Medicine 中整理了一些功能醫學歷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些內容連他的知名著作 《功能醫學聖經》也都沒有提到,我們可以跟著這篇論文一起走過功能醫 學的發展史。1 功能醫學的歷史和起源可以回朔到 1960 和 1970 年代,當時已經有 人開始用新的角度看待「自然醫學」或「替代醫學」,也開始慢慢發現人體的奧秘以及人體所需的營養素。1971 年,布蘭德博士擔任華盛頓塔科 馬普吉特海灣大學化學和環境科學的助理教授,開啟了他對維生素的興 趣。

1972 年至 1975 年間,他和他的學生作了一項研究,探討維生素 E 對 人體紅血球的影響。他們是最早發現維生素 E 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研究員 之一。 這項研究引起了醫學和營養研究界甚至公眾的極大興趣,使傑佛 瑞布蘭德博士知名度逐漸提高。

1975 年,布蘭德博士參加了由醫學博士 Leo Bolles 創立的西北預防 醫學學會成立大會。他在會議中遇見了兩屆諾貝爾化學與和平獎獲得者萊 納斯 鮑林博士,也是他很重要的終身老師。 1977~1978 年,傑佛瑞 布蘭德接觸到自然療法和自然醫學領域,並 與這些自然療法的醫師一同開課,讓他得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醫學、健 康、疾病與康復。在同一時期,他遇見大衛 瓊斯醫學博士,他們有共同對於科學研究的看法,也在 1979 年開始有合作。當時傑佛瑞 布蘭德是西 北預防醫學學院院長,瓊斯博士創辦了南俄勒岡州預防醫學學院。

他們發 展兩個系統,擺脫大多數專業組織的嚴格的排他性傳統,他們認為,團隊 應該包含不同專業人士,像是自然療法、醫生、脊椎治療師、牙醫、針灸 師、營養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和醫師助理等,讓每個專業成員都一同 參與。 1980 年代,功能醫學已經開始了。它起源於一小群醫療保健人員使 用補充劑形式的營養素,並結合已存在數千年的草藥療法,並將所有都包 裝到現今的檢驗數據。當時的檢驗室開始檢測胺基酸、脂肪酸、有毒金屬、 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劑、荷爾蒙等。

在早期,功能醫學吸引一些醫 療人員加入,他們都是已經傾向於實踐某種形式的替代療法或自然醫學, 並將這一新領域添加到他們的治療產品中的醫生。功能醫學結合生活習慣 改變與實驗室檢測,強調營養補充劑和草藥,而自然醫學則認為僅改變飲 食和生活方式就足夠了。

1993 年,布蘭德博士與妻子蘇珊 布蘭德(Susan Bland)共同創立了 功能醫學研究所(IFM),因為 IFM 的成立與教育訓練之推廣,此時算 是讓功能醫學成功出圈的關鍵時間點,這之後才讓常規醫療也開始更能接 受功能醫學。 這一小段功醫簡短的歷史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首先是布蘭德 博士並不是一位醫師,而是名厲害的生化學家,他跨界思考了醫療的問題。

正因為跨界,所以能夠更沒有框架的思考人體,專注於面對問題與背 後的現象。同時也因為跨界,所以沒有意識型態與身分認同的枷鎖,一般 來說常規醫療專業組織都有嚴格的排他性傳統,而功醫團隊則可以包含不 同專業人士一同協作解決問題。 最後,我們也可以發現布蘭德博士一路以來深受自然醫學啟發,但 卻有著科學家的實證精神,我們後面有一部分會針對於這議題來探討。

所以,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介紹功能醫學,那必將是

「功能醫學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角度出發,融合自然醫學、分子醫學和 系統生物學,個人化生活保健方式,作為醫療保健轉型的操作系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佳琪 營養師

  專業證照:中華亞太產業培訓協會- 瘦身管理師、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 美運動委員會ACE-CPT私人教練、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適能協會 NCSF- SNS競技運動營養師、美國 AFMCP 結訓(國際功能醫學臨床應用實踐培 訓)、NASM-CNC美國國家運動醫 學學會運動營養專家。

 

嵥森

       MP專業培訓負責人,入行初期提供 健身指導、飲食調控等服務多年,從 2016年轉戰專業人士教育培訓產業。 除了運動健身與營養的專業知識之外 ,熱衷於身心靈的知識探索,擁有美 國國家催眠協會的催眠治療師資格, 協助超過上百位個案催眠治療。目前 主要致力於找尋國內、外優質講師開 設線上與線下課程,協助更多專業人 士提升個人產業競爭力。也歡迎運動 、醫療或健康領域的專業人士與我合 作,聯絡方式:mptw.cc@gmail.com

相關課程

課程介紹影片 課程優惠報名 課程試看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