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機能光譜這個概念是在寫我們即將在十月出版的《功醫保健食品全攻略》首次提出,這個概念是多年來與健康產業內不同的專家學者交流之後,所得到的一個啟發。光譜這個概念算是蠻常被用到的,或許我不是第一個用這個概念的人,但我相信這樣的比喻,可以協助大家在認識人體機能上有更清晰的思路。
知名作家萬維鋼在他的課程《精英日課》裡有說過這麼一句話:
所有的模型都是對真實世界的簡化
我個人非常認同。對於人體這種複雜的系統,隨著時間、環境與個體差異不斷地交織變化,可以說幾乎不太可能有什麼「一招鮮,吃遍天」的理論模型。
所以這邊提到的「身體機能是一道光譜」也是一個讓大家相對好理解的比喻,不是嚴謹的學術理論或是科學研究,就是屬於我自己歸納總結之後覺得好用的概念,在這段與大家做一個詳細的分享。
我們都知道光譜是依照光波長由小到大順次排列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人體的機能如果要由小到大排列應該可以分成以下四個階段,疾病、亞健康、健康、卓越。
而我們又可以把局部的人體機能狀態抽出來看。例如:一個人他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不表示他的心臟就不健康,彼此未必有相關或因果關係,但是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那很大機率髖關節、踝關節以及附近的肌肉都會有所影響,不會是處在完全健康狀態。
所以這個身體機能光譜思考流程如下:
1.問題處於哪一個部位?而這部位目前處於疾病、亞健康、健康、卓越的哪個階段?
2.延伸判斷與之相關的一些身體機能,目前處於哪個階段?
3.想要的目標在哪個階段?
4.自己從哪方面專業可以協助個案?
5.需要哪些其他方面專業來協助個案?
6.依照呈現的結果修正假設持續調整直到達成目標。
以上就是利用身體機能光譜的基本思路,接下來會舉各種例子來說明如何思考,再來分享實務上可能面臨的問題會有哪些?最後就是哪些是實務上解決不了的事情。
如何定義個案身體機能位置
首先,我們要先能定義個案的身體機能是屬於疾病、亞健康、健康、卓越,該怎麼判斷呢?
你可以這樣判讀,如果個案來找你的問題是常規醫療有定義的疾病。
- 光譜的「疾病」階段就是例如:胃潰瘍、細菌感染、創傷、傳染性疾病等等,很明確在病理學上都有清楚定義且偏向急性需要立即處理的問題。
- 光譜的「亞健康」階段就是身體有不舒服症狀,但是去常規醫療看醫生,沒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長期胃食道逆流、慢性過敏、氣喘、高血壓、經前症候群等等,這些問題都無法從複雜的代謝網絡中找到單一的形成原因。
- 光譜的「健康」階段就是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同時常見的生化指標都在標準範圍內。
- 光譜的「卓越」階段則是該身體機能遠遠優於同年齡的平均數值。
比較麻煩的是,真實身體情況很多問題他並沒有清晰的界線,尤其是介於疾病與亞健康之間的這些問題,有些會偏向疾病多一點,有些則是會更偏向亞健康多一點,像高血壓就比失眠更偏向於疾病。
這就可以提到為什麼會想到用光譜的概念來思考人體機能,像紅有非常多不同種紅,有深紅一直到偏橘色的紅,雖然都是紅但卻沒有一個絕對的界線,現在對於顏色的界線也是人為制訂出來的,所以身體的問題也是一樣。
功能醫學之父 Dr. Jeffrey Bland 在《功能醫學聖經》中就有提到「疾病幻象」的概念。
所有的疾病基本上就是我們給他一個名字,這就是某某病,但本質上就是身體狀態的失衡,如何找回平衡就是功能醫學強調的。
回到這個身體機能光譜也是,它是讓你對於現在個案身體機能狀態的相對位置有個初步的定位,有了著個相對位置我們後面才知道有哪些計畫能夠制定,還有我們可以協助到什麼程度。
當我們透過醫療檢測、問卷、問診或諮詢,我們會初步的了解個案的情況,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要現在這位置走到哪個階段?
這邊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務必要釐清「你的目標」與「個案目標」之間的差異。
常常看到很多專業人士把自己的目標當成了個案想要的目標,這不只會讓你協助的成效打折,同時也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往往專業人士的目標都會比個案目標要來得高出許多,所以如何拉近你與個案之間目標的距離算是相當重要。
反過來說個案如果自己搞不清楚現在身體所處於的狀態在哪裡,就會定一些短時間內無法達成的目標,卻想要短時間達到。
他現在身體機能可能處於疾病階段,但他卻想要一瞬間跳到卓越,想從光譜的一端直接跳到另一端,例如非常肥胖的人想要兩個月內變成有模特爾的身材就是常見的例子,這些目標上的狀況都是需要溝通的。
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個案知道自己在哪裡,下一步可以到哪裡,達到之後再往下走。
舉例:如果一位女性個案現在嚴重肥胖,體脂肪55%、BMI >= 35,然後肌肉量超低,同時還有三高問題。
這樣的身體狀態很明顯在疾病,他可能還有在用藥,所以他可以有的第一個目標不應該是直接從疾病跳到卓越,而是先從疾病邁向亞健康,也就是體脂肪可以落在 30~40% ,27 <= BMI < 30之間,血壓血脂都能有所降低,漸漸可以在醫師的指示下脫離用藥,肌肉可以量可以逐步上升。
當達到亞健康的目標後,開始可以邁向健康,體脂肪 25~30%,18.5<=BMI<24,等都達到了在考慮卓越的目標體脂肪 18~24%,BMI不變。
定義自身專業的光譜位置
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到底處在哪裡?想要改變的到底是身體的什麼?想往個方向走?一個人自己不想要讓身體機能卓越,你逼他要卓越也沒啥意義,他認為自己處於健康或亞健康就好了。
每一個人的身體想要處於怎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決定權
但可以知道的是,沒有人想要一直處於疾病的狀態的。再來,如果連身體目前處於光譜的什麼階段都不知道,那談何改變?
確定好目標之後,再來就是看自己的專業角色在達成個案目標有哪些可以發揮的地方?需要哪些其他方面專業來協助個案?如何依照呈現的結果修正假設持續調整直到達成目標?
篇幅有限,就先留個懸念,在(下)篇跟大家詳盡描述。(上)讓大家先有身體機能光譜這樣的概念,我們可以比較快的定位個案狀態,(下)篇來接著分享,位於身體機能光譜不同位置的專業人士,可以怎麼樣來協助個案?
如果覺得內容不錯,有幫助到你。
可以👇點擊👇分享到 FB 或是 LINE 喔🤓!